省閣的意思

注音 ㄕㄥˇ ㄍㄜˊ

拼音 shěng gé

基本釋義

⒈  亦作“省合”。

⒉  宮門。

⒊  指中樞機構。

引證解釋

⒈  亦作“省閤”。 宮門。

《後漢書·獻帝紀》:“帝疑賦卹有虛,乃親於御坐前量試作糜,乃知非實,使侍中 劉艾 出讓有司。於是尚書令以下皆詣省閣謝,奏收 侯汶 考實。”
王先謙 集解引 劉攽 曰:“閣,當作閤。閤,門也。”
《後漢書·東平憲王蒼傳》:“其後諸王入宮,輒以輦迎,至省閤乃下。”

⒉  指中樞機構。

《後漢書·楊賜傳》:“賜 被召會議詣省閤,切諫忤旨,因以寇賊免。”
唐 王維 《責躬薦弟表》:“陛下矜其愚弱,託病被囚,不賜疵瑕,累遷省閣。”
清 姚鼐 《題吳竹橋湖田書屋圖》詩:“昔君辭省閣,餘亦臥江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