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內方外的意思
注音 ㄓˊ ㄋㄟˋ ㄈㄤ ㄨㄞˋ
拼音 zhí nèi fāng wài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語出《易·坤》:“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謂內心正直、行事方正。
直內方外「ㄓˊ ㄋㄟˋ ㄈㄤ ㄨㄞˋ」
⒈ 語本《易經·坤卦》〈文言〉曰:「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指內心誠明正直,行為端莊方正。
引三國魏·明帝〈贈諡徐宣詔〉:「宣體履至實,直內方外,歷任三朝,公亮正色。」
引證解釋
⒈ 謂內心正直、行事方正。
引語出《易·坤》:“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
《朱子全書·論語》:“容貌辭氣之間,正學者持養用力之地……若是就此持養,髮禁躁妄,動必溫恭,只要體當自家直內方外之實事,乃是為己之切,求仁之要,復何病乎!”
▸ 外圓內方
▸ 內仁外義
▸ 內重外輕
▸ 內查外調
▸ 內疏外親
▸ 內柔外剛
▸ 內憂外侮
▸ 內聖外王
▸ 內方
▸ 內清外濁
▸ 內親外戚
▸ 內應外合
▸ 內緊外鬆
▸ 內峻外和
▸ 內修外攘
▸ 內憂外患
▸ 方外友
▸ 方外司馬
▸ 方外客
▸ 方外之國
▸ 方外士
▸ 方外十友
▸ 方外人
▸ 方外之學
▸ 方外侶
▸ 方外遊
▸ 方外之士
▸ 方外之人
▸ 方外
▸ 方外交
▸ 遁跡方外
▸ 徹內徹外
▸ 暴內陵外
▸ 直內
▸ 安內攘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