盭綬的意思

注音 ㄌ一ˋ ㄕㄡˋ

拼音 lì shòu

基本釋義

⒈  諸侯王佩的印綬。色黃而近綠,因用?草染制,故名。

國語辭典修訂本

盭綬「ㄌ一ˋ ㄕㄡˋ」

⒈  綠色的綬帶,是諸侯王的佩飾。

《漢書·卷九四·匈奴傳下》:「賜以冠帶、衣裳、黃金璽、盭綬。」
唐·顏師古·注:「盭,古戾字。戾,草名也。以戾染綬,亦諸侯王之服。」

引證解釋

⒈  諸侯王佩的印綬。色黃而近綠,因用藎草染制,故名。

《漢書·百官公卿表上》:“諸侯王, 高帝 初置,金璽盭綬。”
顏師古 注引 晉灼 曰:“盭,草名也,出 琅邪 平昌縣,似艾,可染緑,因以為綬名也。”
宋 葛立方 《韻語陽秋》卷十:“楊妃 專寵帝室,金印盭綬,寵徧於 銛 釗 ;象服魚軒,榮均於 秦 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