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寺的意思

注音 ㄐ一ㄢ ㄙˋ

拼音 jiān sì

基本釋義

⒈  佛寺中主持寺務之僧。地位次於方丈。

⒉  指封建朝廷監、寺等機構的長官。

國語辭典修訂本

監寺「ㄐ一ㄢ ㄙˋ」

⒈  寺院中掌管事務工作的僧侶。

《水滸傳·第四回》:「到得寺前,早有寺中都寺、監寺出來迎接。」

引證解釋

⒈  佛寺中主持寺務之僧。地位次於方丈。參閱《釋氏要覽》卷下。

唐 黃滔 《華巖寺開山始祖碑銘》:“師生於 建中 二年辛酉,齠齓即穎悟,異於諸童,九歲投 玉澗寺 監寺 神皎 出家。”
《水滸傳》第四回:“真長老 便喚首座、維那,商議剃度這人;分付監寺、都寺,安排齋食。”
《西湖佳話·南屏醉跡》:“監寺見長老發性,方不敢再言,只得退出。”

⒉  指封建朝廷監、寺等機構的長官。

唐 常袞 《授薛伯高少府少監製》:“昔 楊洪、公孫賀,皆以儒術居於少府、國朝監寺之列,亦稱通顯,貳於其長,所任匪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