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誓的意思
注音 ㄇㄥˊ ㄕˋ
拼音 méng shì
基本釋義
⒈ 結盟立約;指盟約。
英oath of alliance;
英文 oath of alliance
盟誓「ㄇㄥˊ ㄕˋ」
⒈ 詛誓約盟。也作「明誓」。
引《左傳·魯成公十三年》:「昔,逮我獻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
《三國演義·第二五回》:「豈不負當年之盟誓乎?其罪一也。」
引證解釋
⒈ 結盟立誓。
引《國語·魯語上》:“夫為四鄰之援,結諸侯之信,重之以婚姻,申之以盟誓。”
《荀子·富國》:“事之以貨寳,則貨寳單而交不結;約信盟誓,則約定而畔無日。”
《三國志·吳志·吳主傳》:“且古建大事,必先盟誓,故《周禮》有司盟之官,《尚書》有告誓之文。”
唐 李商隱 《贈送前劉五經映三十四韻》:“草草臨盟誓,區區務富強。”
《說唐》第九回:“兄弟在花園盟誓,只道戲言並無憑證,誰知後來俱應前言。”
⒉ 指起誓。
引洪深 《趙閻王》第一幕:“咱對天盟誓,諸位神道老天爺。”
⒊ 指盟約。
引《宋史·陸游傳》:“一和之後,盟誓已立,動有拘礙。”
明 李夢陽 《冬日靈濟宮十六韻》:“累朝盟誓冊,玉櫃少人知。”
葉聖陶 《倪煥之》十二:“這無異締結了一種盟誓,彼此在同一目標之下,完全無私地團結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