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的意思

注音 ㄅㄞˊ ㄕㄚ

拼音 bái shā

基本釋義

⒈  白色沙礫。

⒉  即白鯊。


英文 Baisha (common place name)​, Baisha Lizu autonomous county, Hainan, Baisha or Paisha township in Penghu county 澎湖縣|澎湖县[Peng2 hu2 xian4] (Pescadores Islands)​, Taiwan

國語辭典修訂本

白沙「ㄅㄞˊ ㄕㄚ」

⒈  白色的沙。

唐·李白〈題宛溪館〉詩:「白沙留月色,綠竹助秋聲。」

⒉  地名。位於江西省鄱陽縣西。

⒊  鄉鎮名。參見「白沙鄉」條。

⒋  動物名。一種鮫魚。軟骨魚綱,體柔軟。長約一丈左右,性敏捷而貪,常捕食他魚。

引證解釋

⒈  白色沙礫。

《荀子·勸學》:“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晉書·五行志中》:“元康 中, 京洛 童謡曰:‘南風起,吹白沙,遙望 魯國 何嵯峨?千歲髑髏生齒牙。’”
唐 李白 《送蕭三十一之魯中兼問稚子伯禽》詩:“六月南風吹白沙, 吳 牛喘月氣成霞。”

⒉  即白鯊。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鱗四·鮫魚》:“古曰鮫,今曰沙,是一類而有數種也……其背有珠文,如鹿而堅彊者,曰鹿沙,亦曰白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