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的意思

注音 ㄅㄞˊ ㄗㄨˊ

拼音 bái zú

詞性 名詞

基本釋義

⒈  中國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佈在雲南省。

Bai nationality;


英文 Bai (ethnic group)​

德語 Bai

法語 Bai (groupe ethnique)​

國語辭典修訂本

白族「ㄅㄞˊ ㄗㄨˊ」

⒈  我國少數民族之一。人口約有一百六十萬,主要分佈於雲南大理一帶,少數散居於四川、貴州等地。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語支未定,有人說屬彝語支,有人說應單立白語支。大多通用漢語文。產大理石,故白族的大理石手工藝品製作十分精美。漆器亦頗負盛名。主要從事農業,種植水稻。多信奉佛教、天主教、基督教。

引證解釋

⒈  我國少數民族之一。自稱“白子”、“白尼”。為 唐 宋 “白蠻”的後裔。 元 明 史籍稱“白人”或“僰人”, 明 清 以後稱“民家”(漢語)、“那馬”(納西語)、“勒墨”(傈僳語)。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人口約160萬(1990)。主要聚居在 雲南省 大理 地區。

《新民晚報》1983.11.11:“大理 採石比彩雲,白族興榮數 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