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意思

注音 (一)ㄕㄨ

拼音 (一)shū

基本釋義

國語辭典簡編本

疏「ㄕㄨ」

1.使通暢。

造句通、

2.分散、散開。

造句散人群

3.事物間空隙或間隔大的。與密相對。 ◎

4.不親近、不熟悉。

造句

5.粗心、不注意的。

造句忽、

6.空虛、不實在。

造句、才學淺

7.粗糙、不精細的。

造句

8.一種古書上注解的文字。

造句

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一)ㄕㄨ

拼音 (一)shū


[動]
1.開通、使通暢。如:「疏通」。《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

2.分散、散開。如:「疏散人群」。

3.清除、排解。《國語.楚語上》:「教之樂,以疏其穢而鎮其浮。」《文選.孫綽.遊天台山賦》:「過靈溪而一濯,疏煩想於心胸。」

4.刻鏤、雕繪。《文選.張衡.西京賦》:「何工巧之瑰瑋,交綺豁以疏寮。」唐.張說〈蒲津橋贊〉:「又疏其舟閒,畫其鷁首。」
[形]
1.稀少、稀闊。如:「疏林」、「疏星」、「疏疏落落幾戶人家」。

2.不親近、不熟悉。如:「人地生疏」、「親疏遠近」。晉.陶淵明〈詠荊軻詩〉:「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

3.粗心、不注意、不細密。如:「人為疏忽」。《史記.卷七九.范雎蔡澤傳》:「其於計疏矣。」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七.象數一》:「落下閎曆法極疏,蓋當時以為密耳。」

4.空虛、不實在。如:「空疏」、「才疏學淺」。《三國演義》第八五回:「愚才疏智淺,恐不堪當此任。」

5.粗糙、不精細。《論語.述而》:「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唐.韓愈〈山石〉詩:「鋪床拂席置羹飯,疏糲亦足飽我飢。」
[名]
1.窗。《史記.卷二三.禮書》:「疏房床笫几席,所以養體也。」

2.窗上的刻鏤花紋。《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爾乃懸棟結阿,天窗綺疏。」

3.蔬果。通「蔬」。《淮南子.主術》:「夏取果蓏,秋畜疏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