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寧的意思

注音 ㄉㄤ ㄋ一ㄥˊ

拼音 dāng níng

基本釋義

⒈  處在門屏之間。寧,古代宮室門內屏外之地。君主在此接受諸侯的朝見。《禮記·曲禮下》:“天子當寧而立,諸公東面,諸侯西面,曰朝。”孔穎達疏:“天子當寧而立者,此為春夏受朝時也。寧者,《爾雅》雲:'門屏之間謂之寧。'郭注云:'人君視朝所寧立處。'”後以“當寧”指皇帝臨朝聽政。

⒉  指皇帝。

引證解釋

⒈  處在門屏之間。寧,古代宮室門內屏外之地。君主在此接受諸侯的朝見。參見“當扆”。

《禮記·曲禮下》:“天子當寧而立,諸公東面,諸侯西面,曰朝。”
孔穎達 疏:“天子當寧而立者,此為春夏受朝時也。寧者,《爾雅》雲:‘門屏之間謂之寧。’ 郭 注云:‘人君視朝所寧立處。’”
後以“當寧”指皇帝臨朝聽政。 南朝 陳 徐陵 《陳公九錫文》:“酬庸報德,寂爾無聞,朕所以垂拱當寧,載慚懷悸者也。”
唐 張說 《開元正歷握乾符頌》:“﹝聖上﹞受禪當寧,而光大前烈;垂統拜璧,而慎寧後嗣。”
宋 陳亮 《論開誠之道》:“平居則何官不可為,緩急則何人不退縮!是宜陛下當寧而嘆天下人才無一之可用。”

⒉  指皇帝。

唐 白居易 《畫元始天尊贊序》:“﹝皇帝﹞命設繪素,展儀形,五彩彰施,七寳嚴飾:所以表當寧之瞻仰,感在天之聖神。”
宋 陳造 《贈錢郎中》詩:“孤忠當寧知,巨集圖時宰領。”
明 李東陽 《同年祭陸鼎儀文》:“疾疢嬰其志意,造化歛其形軀。當寧臨軒而嗟悼,士林掩涕而欷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