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意思
注音 ㄕㄥ ㄨˋ
拼音 shēng wù
基本釋義
⒈ 有生命的物體,具有生長、發育、繁殖等能力,能通過新陳代謝作用與周圍環境進行物質交換。動物、植物、微生物都是生物。
例森林生物。
只有幾隻蒼鷹在高空盤旋,看不見旁的生物。——《孟姜女》
英living things; organism;
英文 organism, living creature, life form, biological, CL:個|个[ge4]
德語 Lebewesen, Organismus, Bio... (S, Bio)
法語 organisme (physiologie)
國語辭典簡編本
生物「ㄕㄥ ㄨˋ」
泛指一切有生命的物體。
造句目前在太陽系中,地球是唯一有生物的星球。
生物「ㄕㄥ ㄨˋ」
⒈ 泛指一切有生命的物體。
引《莊子·人間世》:「養虎者不敢以生物與之。」
唐·元稹〈含風夕〉詩:「生物固有涯,安能比金石。」
⒉ 生成萬物。
引《禮記·樂記》:「土敝則草木不長,水煩則魚鱉不大,氣衰則生物不遂。」
《荀子·禮論》:「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
引證解釋
⒈ 泛指自然界中一切有生命的物體。
引《禮記·樂記》:“土敝則草木不長,水煩則魚鱉不大,氣衰則生物不遂。”
唐 元稹 《含風夕》詩:“生物固有涯,安能比金石。”
鄒韜奮 《關於<生活日報>問題的總答覆》:“諸位都明白,一切生物都不能離開環境而生存。”
⒉ 指活的動物。
引《莊子·人間世》:“汝不知夫養虎者乎,不敢以生物與之,為其殺之之怒也。”
清 李鬥 《揚州畫舫錄·小秦淮錄》:“平時入市,一見生物,出錢買放之。如無錢,則合掌禮拜,皆以既見生物,必得放之為願。”
⒊ 生長萬物。
引《荀子·禮論》:“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載人,不能治人也。”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陽尊陰卑》:“愛氣以生物,嚴氣以成功,樂氣以養生,哀氣以喪終,天之志也。”
《明史·外國傳四·琉球》:“天地以生物為心,帝王乃可絶人類乎!”
亦指種植農作物。 明 宋應星 《天工開物·錘鍛》:“凡治地生物,用鋤、鎛之屬。”
⒋ 未經煮熟之物。
引宋 俞文豹 《吹劍錄外集》:“唐 柳元度 年八十而強力,人問之,曰,但不以氣海煖冷物、熟生物……蓋不經煙火乃生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