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意思

注音 ㄊㄧㄢˋ

拼音 tiàn

基本釋義

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ㄊㄧㄢˋ

拼音 tiàn


[名]
古代繫於冠冕兩側,垂在耳旁,用以塞耳的玉飾。《說文解字.玉部》:「瑱,以玉充耳也。」《左傳.昭公二十六年》:「以幣錦二兩,縛一如瑱。」晉.杜預.注:「瑱,充耳。」唐.孔穎達.正義:「禮以一絛五采橫冕上,兩頭下垂,繫黃綿,綿下又縣玉為瑱以塞耳。」《戰國策.齊策四》:「徹其環瑱,至老不嫁,以養父母。」也稱為「充耳」。
[動]
充填。《文選.郭璞.江賦》:「金精玉英瑱其裡,瑤珠怪石琗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