狷介的意思

注音 ㄐㄨㄢˋ ㄐ一ㄝˋ

拼音 juàn jiè

基本釋義

⒈  正直孤傲,潔身自好。

秀曰:“以為巢、許狷介之士,未達堯心,豈足多慕。——《晉書·向秀傳》
狷介之人,砭清激濁。

upright;

國語辭典修訂本

狷介「ㄐㄨㄢˋ ㄐ一ㄝˋ」

⒈  廉潔耿直。

《晉書·卷四九·向秀傳》:「以為巢許狷介之士,未達堯心,豈足多慕。」

清高

引證解釋

⒈  孤高潔身。

《國語·晉語二》:“杜原款 將死,使小臣 圉 告於 申生,曰:‘ 款 也不才……不能深知君之心度,棄寵求廣土而竄伏焉;小心狷介,不敢行也。’”
韋昭 注:“狷者,守分有所不為也。言雖知當與 申生 俱去,恥不能事君而出,故不敢行也。”
三國 魏 劉劭 《人物誌·體別》:“狷介之人,砭清激濁,不戒其道之隘狹,而以普為穢,益其拘;是故可與守節,難以通變。”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巢 許 狷介之士,不足多慕。”
清 李漁 《憐香伴·氈集》:“他是個極狷介的人,無故不肯喫人一杯水。”
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修黎 生三十年而死……時既艱危,性復狷介,世不彼愛,而彼亦不愛世,人不容彼,而彼亦不容人。”

⒉  拘泥;執著。

金 王若虛 《論語辨惑二》:“嗚呼!從 孔 氏則幾於狷介而不通。”
金 元好問 《敏之兄墓銘》:“及再試不中,意殊不自得,又娶婦不諧,日致惡語,遂以狷介得疾。”
茅盾 《動搖》九:“她說要離婚,是深思的結果,所以舊情也不能挽回她目前的狷介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