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斐的意思

注音 ㄎㄨㄤˊ ㄈㄟ

拼音 kuáng fēi

基本釋義

⒈  《論語·公冶長》:“子在陳,曰:‘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朱熹集註:“狂簡,志大而略於事也。斐,文貌。成章,言其文理成就,有可觀者。”後以“狂斐”謂立意高遠,文采斐然。指狂妄無知者率而操觚或肆言無忌。用為自謙之詞。猶放浪。

引證解釋

⒈  參見“狂簡”。參見“狂簡”。

《論語·公冶長》:“子在 陳,曰:‘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朱熹 集註:“狂簡,志大而畧於事也。斐,文貌。成章,言其文理成就,有可觀者。”
後以“狂斐”謂立意高遠,文采斐然。 宋 梅堯臣 《途中寄上尚書晏相公二十韻》:“下言狂斐頗及古, 陶 韋 比格吾不私。”

⒉  指狂妄無知者率而操觚或肆言無忌。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三:“爾何輩,輒敢竊聖經之名,冠於編首,今日聊贈一劍,以為後世狂斐之戒!”
金 王若虛 《滹南詩話》卷下:“狂斐之徒,僅能動筆,類敢謗傷。”

⒊  用為自謙之詞。

宋 范仲淹 《上執政書》:“狂斐之人,誅赦惟命。”
宋 歐陽修 《進擬御試應天以實不以文賦》:“臣生逢納諫之聖明,不間直言之狂斐,惟冀愚衷之可採。”
元 白樸 《滿庭芳》詞序:“僕不揆狂斐,合三字奇句,試為一首,必有能辨之者。”

⒋  猶放浪。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張又新》:“後過 淮南,李紳 筵上得一歌姬,與之偕老,其狂斐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