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悖的意思
注音 ㄎㄨㄤˊ ㄅㄟˋ
拼音 kuáng bèi
基本釋義
⒈ 亦作“狂誖”。狂妄悖逆。指瘋癲。叛逆。
狂悖「ㄎㄨㄤˊ ㄅㄟˋ」
⒈ 放誕而違揹人情事理。
引《國語·周語下》:「於是乎有狂悖之言,有眩惑之明,有轉易之名,有過慝之度。」
《三國志·卷二九·方技傳·管輅傳》:「輅曰:『與死人語,何所畏邪?』舅大怒,謂輅狂悖。」
引證解釋
⒈ 亦作“狂誖”。狂妄悖逆。
引《國語·周語下》:“若視聽不和,而有震眩,則味入不精,不精則氣佚,氣佚則不和。於是乎有狂悖之言,有眩惑之明。”
《晉書·王彬傳》:“爾狂悖乃可至此,為吾不能殺汝邪!”
明 宋濂 《故賢母熊夫人碣》:“是虜狂悖不知有仁義,其敗可立而待也。”
《續資治通鑑·宋太祖開寶六年》:“國主疑 佑 之狂誖,由 平 激之,忌者因中以淫祀鬼神事,乃先收 平 下大理獄,後收 佑。”
郭希仁 《從戎紀略》:“﹝ 彥彪 ﹞作書與 雲山,語言甚狂悖。”
⒉ 指瘋癲。
引《韓非子·內儲說上》:“嬰兒、痴聾、狂悖之人嘗有入此者乎?”
⒊ 叛逆。
引漢 焦贛 《易林·觀之遯》:“雍門內崩,賊賢傷仁,暴亂狂悖, 簡公 失位。”
《續資治通鑑·宋理宗寶慶元年》:“自冬徂春,雷雪非時,西 霅 東 淮,狂悖洊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