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而不校的意思

注音 ㄈㄢˋ ㄦˊ ㄅㄨˋ ㄐ一ㄠˋ

拼音 fàn ér bù jiào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別人觸犯自己也不計較。亦作:犯而勿校。

相似詞

唾面自乾 逆來順受

相反詞

針鋒相對 以眼還眼

國語辭典修訂本

犯而不校「ㄈㄢˋ ㄦˊ ㄅㄨˋ ㄐ一ㄠˋ」

⒈  別人觸犯了自己也不計較。也作「犯而勿校」。

《論語·泰伯》:「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
《後漢書·卷二五·卓茂傳·論曰》:「夫厚性寬中近於仁,犯而不校鄰於恕,率斯道也,怨悔曷其至乎。」

引證解釋

⒈  別人觸犯自己也不計較。

《論語·泰伯》:“曾子 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
晉 潘尼 《安身論》:“故遠絶榮利,知爭競之遘災也;故犯而不校,知好伐之招怨也。”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三官保》:“保 自此爽然若失,幡然而悔……見人謙抑巽順,犯而不校,卒為善士。”
亦作“犯而勿校”。 魯迅 《且介亭雜文末編·女吊》:“只有明明暗暗,吸血吃肉的凶手或其幫閒們,這才贈人以‘犯而勿校’或‘勿念舊惡’的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