犎牛的意思

注音 ㄈㄥ ㄋ一ㄡˊ

拼音 fēng niú

基本釋義

⒈  一種領肉隆起的野牛。亦名封牛、峰牛。《爾雅·釋畜》“犦牛”晉郭璞注:“即犎牛也。領上肉犦胅起,高二尺許,狀如槖駝,肉鞍一邊,健行者日三百餘里。今交州合浦徐聞縣出此牛。”《晉書·張駿傳》:“西域諸國獻汗血馬、火浣布、犎牛、孔雀、巨象及諸珍異二百餘品。”唐玄應《一切經音義》卷十四:“《漢書·西域傳》有犎牛。鄧展曰:'脊上有肉鞍如橐駝。'”清龔自珍《論京北可居狀》:“如夾山而居山之坳,縱可四百丈,橫四之一,可以牧牛、羊、犎牛。”一說即單峰駝。

引證解釋

⒈  一種領肉隆起的野牛。亦名封牛、峰牛。一說即單峰駝。

《爾雅·釋畜》“犦牛” 晉 郭璞 注:“即犎牛也。領上肉犦胅起,高二尺許,狀如槖駝,肉鞍一邊,健行者日三百餘裡。今 交州 合浦 徐聞縣 出此牛。”
《晉書·張駿傳》:“西域諸國獻汗血馬、火浣布、犎牛、孔雀、巨象及諸珍異二百餘品。”
唐 玄應 《一切經音義》卷十四:“《漢書·西域傳》有犎牛。 鄧展 曰:‘脊上有肉鞍如橐駝。’”
清 龔自珍 《論京北可居狀》:“如夾山而居山之坳,縱可四百丈,橫四之一,可以牧牛、羊、犎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