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溲馬勃的意思
注音 ㄋ一ㄡˊ ㄙㄡ ㄇㄚˇ ㄅㄛˊ
拼音 niú sōu mǎ bó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牛溲是牛尿,馬勃是一種菌類,都可做藥用。比喻雖然微賤但是有用的東西。
英sth. cheap but useful;
相似詞
無價之寶 敗鼓之皮 無足輕重 微不足道 雞毛蒜皮 馬勃牛溲 價值連城
相反詞
牛溲馬勃「ㄋ一ㄡˊ ㄙㄡ ㄇㄚˇ ㄅㄛˊ」
⒈ 牛溲,車前草,可治水腫、腹脹。馬勃為菌類,可為止血藥。牛溲馬勃比喻微賤的東西。唐·韓愈〈進學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馬勃,敗鼓之皮,俱收並蓄,待用無遺者,醫師之良也。」也作「馬勃牛溲」。
引《歧路燈·第六三回》:「把一個累代家有藏書、門無雜賓之家,弄成魑魅魍魎,塞門填戶,牛溲馬勃,兼收幷蓄了。」
引證解釋
⒈ 亦作“牛溲馬渤”。
⒉ 牛溲,即牛遺,車前草的別名。馬勃,一名屎菰,生於溼地及腐木的菌類。兩者皆至賤,均可入藥。
引唐 韓愈 《進學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馬勃,敗鼓之皮,俱收並蓄,待用無遺者,醫師之良也。”
清 李漁 《閒情偶寄·居室·房舍》:“收牛溲馬渤入藥籠,用之得宜。其價值反在參苓之上。”
⒊ 借指卑賤而有用之材。按,牛溲,一說即牛尿。參見“牛溲”。
引《宋史·吳潛傳》:“願陛下篤任元老,以為醫師;博採眾益,以為醫工。使臣輩得以效牛溲馬勃之助,以不辱陛下知人之明。”
明 王世貞 《與樊待御書》:“某不佞,聞古有助於人者,牛溲馬勃亦不卻也。”
▸ 牛溲馬渤
▸ 馬勃牛溲
▸ 馬浡牛溲
▸ 敲牛宰馬
▸ 牛高馬大
▸ 牛童馬走
▸ 牛溲
▸ 牛頭馬面
▸ 牛繼馬後
▸ 木牛流馬
▸ 馬勃
▸ 呼牛呼馬
▸ 呼牛作馬
▸ 服牛乘馬
▸ 放牛歸馬
▸ 吹牛拍馬
▸ 土牛木馬
▸ 童牛角馬
▸ 問牛知馬
▸ 休牛散馬
▸ 休牛放馬
▸ 休牛歸馬
▸ 匹馬丘牛
▸ 牛馬襟裾
▸ 牛馬易頭
▸ 牛馬風
▸ 牛馬不若
▸ 牛馬
▸ 牛馬走
▸ 牛馬生活
▸ 牛馬相生
▸ 牛馬牆
▸ 牛馬風塵
▸ 馬牛其風
▸ 馬牛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