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臣的意思
注音 ㄓㄥ ㄔㄣˊ
拼音 zhēng chén
基本釋義
⒈ 指能直言諫君,規勸君主過失的大臣。爭,同“諍”
例朝無爭臣,則不知過。——《漢書·蕭望之傳》
英minister who will give forth-right admonition;
爭臣「ㄓㄥ ㄔㄣˊ」
⒈ 能直言規諫國君過錯的臣子。也作「諍臣」。
引《荀子·子道》:「昔萬乘之國,有爭臣四人,則封疆不削;千乘之國,有爭臣三人,則社稷不危;百乘之家,有爭臣二人,則宗廟不毀。」
《漢書·卷七八·蕭望之傳》:「朝無爭臣則不知過,國無達士則不聞善。」
引證解釋
⒈ 能直言諍諫的大臣。爭,通“諍”。
引《孝經·諫爭》:“昔者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
《荀子·子道》:“昔萬乘之國有爭臣四人,則封疆不削;千乘之國有爭臣三人,則社稷不危。”
《孔子家語·三恕》:“昔者,明王萬乘之國有爭臣七人,則主無過舉。”
王肅 注:“天子有三公四輔,主諫爭,以救其過失也。”
唐 柳宗元 《柳常侍行狀》:“納忠為爭臣之表,出守乃牧人之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