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習的意思
注音 ㄒㄨㄣ ㄒ一ˊ
拼音 xūn xí
基本釋義
⒈ 薰陶染習。
熏習「ㄒㄨㄣ ㄒ一ˊ」
⒈ 佛教用語。指身心行為對心識的影響作用。
引《大乘止觀法門·卷二》:「隨對者,即喻淨心體具一切法性,故能受一切熏習,隨其薰別,現報不同也。」
《成唯識論·卷二》:「依何義等立薰習名?所薰、能薰各具四義,令種生長,故名熏習。」
引證解釋
⒈ 薰陶染習。
引南朝 陳 慧思 《大乘止觀法門》卷二:“隨對者,即喻浄心體具一切法性,故能受一切熏習,隨其薰別,現報不同也。”
宋 葉適 《黃子耕墓誌銘》:“﹝ 子耕 ﹞悍頑易節,嚚險改行,而郡稱平治,自頃吏道熏習,所師用往往暴民之事也。”
清 趙翼 《靜觀》詩之十四:“惟人則不然,熏習有不定,或先賢后奸,或始邪終正。”
蔡元培 《文明之消化》:“如普通社會,為宗教臭味所熏習,迷信滋彰,至今為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