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懣的意思
注音 ㄈㄢˊ ㄇㄣˋ
拼音 fán mèn
基本釋義
⒈ 亦作“煩滿”。中醫謂內熱鬱結之症。
⒉ 泛指煩悶愁惱。
煩懣「ㄈㄢˊ ㄇㄣˋ」
⒈ 心中鬱悶不快活。漢·枚乘〈七發〉:「況直眇小煩懣,酲醲病酒之徒哉!」也作「煩悶」。
引《史記·卷一〇五·扁鵲倉公傳》:「頭痛身熱,使人煩懣。」
近煩悶 苦悶
引證解釋
⒈ 亦作“煩滿”。中醫謂內熱鬱結之症。
引《素問·評熱病論》:“汗出而身熱者,風也;汗出而煩滿不解者,厥也。病名曰風厥。”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病使人煩懣,食不下,時嘔沫。”
《三國志·魏志·華佗傳》:“廣陵 太守 陳登 得病,胸中煩懣,面赤不食。”
⒉ 泛指煩悶愁惱。
引漢 嚴忌 《哀時命》:“幽獨轉而不寐兮,惟煩懣而盈匈。”
明 李贄 《復鄧石陽書》:“惟此一件人生大事未能明瞭,心下時時煩懣。”
清 唐甄 《潛書·悅入》:“不悅則嘗懷煩懣,多見不平,多見非理,色不和,言不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