焰口的意思
注音 一ㄢˋ ㄎㄡˇ
拼音 yàn kǒu
基本釋義
⒈ 佛教用語,形容餓鬼渴望飲食,口吐火焰。和尚向餓鬼施食叫放焰口。
英hunger ghosts spitting fire;
焰口「一ㄢˋ ㄎㄡˇ」
⒈ 一種佛教修行儀式。焰口本是一餓鬼名,源於唐代翻譯的密教典籍。據說一次夜裡,阿難正在修行時看到口吐火焰的餓鬼焰口,為免自己墮入餓鬼道,及使諸餓鬼解除痛苦,向佛陀請示。佛陀說出此種施食的方法。後人稱向餓鬼施食的儀式為「焰口」。有關焰口的儀式,由於傳承不一,相互徑庭。
引證解釋
⒈ 亦作“燄口”。參閱《焰口施食儀》。
引《救拔焰口餓鬼經》:“﹝ 阿難 ﹞即於其夜三更已後,見一餓鬼,名曰 焰口。其形醜陋,身體枯瘦,口中火然,咽如針鋒,頭髮蓬亂,爪牙長利,甚可怖畏。”
後因以“焰口”指稱餓鬼。佛事中有“放焰口”或省稱“焰口”,即是施食於餓鬼的儀軌。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請法師更衣登壇、做施食功德。[設燄口、結高壇介。]”
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中元》:“街巷搭苫高臺,鬼王棚座,看演經文,施放燄口,以濟孤魂。”
▸ 放焰口
▸ 設焰口
▸ 焰口經
▸ 如出一口
▸ 入口處
▸ 三岔路口
▸ 乳口
▸ 軟口湯
▸ 宂口
▸ 入口
▸ 人多口雜
▸ 群口啾唧
▸ 忍口
▸ 刃口
▸ 權焰
▸ 熱心苦口
▸ 讓口
▸ 闕口
▸ 驅口
▸ 群口鑠金
▸ 瓤口兒
▸ 人口
▸ 髯口
▸ 熱焰
▸ 缺口
▸ 群口詞
▸ 人口素質
▸ 人口粥
▸ 缺口鑷子
▸ 人口過剩
▸ 人口遷移
▸ 群口
▸ 若口引
▸ 人口密度
▸ 人口決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