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魚的意思
注音 ㄨ ㄩˊ
拼音 wū yú
詞性 名詞
基本釋義
⒈ 烏鱧。
英snakehead;
國語辭典簡編本
烏魚「ㄨ ㄩˊ」
動物名。脊椎動物亞門硬骨魚綱條鰭亞綱鯔(ㄗ)形目。體形圓長,頭背略扁平,眼皮厚,體長三十?八十公分,多生於鹹淡水交界的河口,亦可人工養殖。每年冬季洄游至臺灣南部西岸產卵,臺灣特產的烏魚子即為此魚的卵巢。
造句冬至前後的汛期,是漁民打撈烏魚的時刻。 △烏頭
烏魚「ㄨ ㄩˊ」
⒈ 動物名。脊椎動物亞門硬骨魚綱條鰭亞綱鯔形目。體形圓長,頭背略扁平,眼皮厚,體長三十至八十公分,多生於鹹淡水交界的河口,亦可由人養殖。每年冬季洄游至臺灣南部西岸產卵,臺灣特產烏魚子即為此魚的卵巢。
引證解釋
⒈ 魚名。鱧魚的別名,亦名烏鱧,通稱黑魚。身體圓柱形,頭扁口大,有齒,背部灰綠色,腹部灰白色,有黑色斑紋。性凶猛,捕食小魚、蛙等,對淡水養魚業有害。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鱗四·鱧魚》。
引《正字通·魚部》:“鱧,今烏魚。”
⒉ 魚名。鯔魚的別名。
引清 施鴻保 《閩雜記·烏魚》:“鯔魚出海中者, 閩 人謂之烏魚。”
⒊ 相傳 武王 伐 紂,渡 河,有白魚躍入舟,又有火化為烏。古人以為祥瑞,見《史記·周本紀》。
引漢 王充 《論衡·卜筮》:“周王 伐 紂,遇烏魚之瑞。”
《三國志·蜀志·先主傳》:“瑞命符應,非人力所致,昔 周 有烏魚之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