瀲灩的意思
注音 ㄌ一ㄢˋ 一ㄢˋ
拼音 liàn yàn
基本釋義
⒈ 形容水盈溢。
英flooding; billowing;
⒉ 形容水波盪漾。
例浟湙瀲灩,浮天無岸。——木華《海賦》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湖光瀲灩。
英ripples;
國語辭典簡編本
瀲灩「ㄌㄧㄢˋ ㄧㄢˋ」
水波相映的樣子。
造句波光瀲灩
瀲灩「ㄌ一ㄢˋ 一ㄢˋ」
⒈ 水滿溢的樣子。
引南朝梁·何遜〈行經範僕射故宅〉詩:「瀲灩故池水,蒼茫落日暉。」
元·李治〈摸魚兒·為多情〉詞:「香瀲灩銀塘,對抹胭指露,藕絲幾縷。」
⒉ 水波相連。
引唐·方幹〈題應天寺上方兼呈謙上人〉詩:「勢橫綠野蒼茫外,影落平湖瀲灩間。」
⒊ 波光映照。
引宋·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詩二首之二:「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⒋ 月光明亮,如水般清澈。
引宋·蘇軾〈中秋月寄子由〉詩三首之一:「殷勤去年月,瀲灩古城東。」
引證解釋
⒈ 亦作“瀲灎”。 水波盪漾貌。
引《文選·木華<海賦>》:“浟湙瀲灩,浮天無岸。”
李善 注:“瀲灎,相連之貌。”
唐 溫庭筠 《郭處士擊甌歌》:“佶慄金虯石潭古,勺陂瀲灎幽修語。”
唐 方幹 《題應天寺上方兼呈謙上人》詩:“勢橫緑野蒼茫外,影落平湖瀲灩間。”
明 無名氏 《鳴鳳記·鄒林遊學》:“湖光瀲灩接晴空,山色有無中。”
⒉ 水滿貌。泛指盈溢。
引唐 劉禹錫 《唐故衡州刺史呂君集紀》:“其色瀲灩於顏間,其聲發而為文章。”
宋 范成大 《續長恨歌》:“金盃瀲灩曉粧寒,國色天香勝牡丹。”
明 唐寅 《題畫》詩:“秋老芙蓉一夜霜,月光瀲灩蕩湖光。”
明 無名氏 《鳴鳳記·陸姑救易》:“鬱金瀲灩光生彩,請君寬飲開懷。”
⒊ 光耀貌。
引唐 盧綸 《上巳日陪齊相公花樓宴》詩:“樹色參差緑,湖光瀲灩明。”
元 王子一 《誤入桃源》楔子:“色籠茐,光瀲灩。”
明 何景明 《明月篇》:“初照瀲灎黃金波,團圓白玉盤青天。”
⒋ 瀲灧:水波盪漾貌。
引南朝 樑 何遜 《行經範僕射故宅》詩:“瀲灧故池水,蒼茫落日暉。”
宋 司馬光 《龍女祠更相酬和》詩:“荷花折盡不歸去,瀲灧扁舟不易勝。”
⒌ 水滿貌。
引宋 歐陽澈 《玉樓春》詞之二:“香絲篆裊一簾秋,瀲灧十分浮蟻緑。”
明 李夢陽 《上元訪杜鍊師》詩:“玉杯瀲灧赤瑪瑙,織罽四角銀麒麟。”
⒍ 光耀貌。
引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五:“一坐遂盡如秋天夜晴,月色瀲灧,則秋毫皆得睹。”
碧野 《漢水滔滔》:“這豐富的水量使 江漢平原 波光瀲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