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越的意思

注音 ㄐ一 ㄩㄝˋ

拼音 jī yuè

詞性 形容詞

基本釋義

⒈  情緒強烈、激昂;聲音高亢清越。

感情激越。

intense; vehement;


英文 intense, loud

德語 intensiv, vehement, heftig, klangvoll, sonor (Adj)​

法語 intense, fort

國語辭典修訂本

激越「ㄐ一 ㄩㄝˋ」

⒈  形容聲音激揚高亢。

《文選·班固·西都賦》:「鼓吹震,聲激越。」
唐·柳宗元〈陪永州崔使君遊讌南池序〉:「羽觴飛翔,匏竹激越。」

⒉  形容情緒激昂高亢。

如:「在國慶閱兵典禮上,三軍將士個個情緒激越,志氣昂揚。 」

引證解釋

⒈  高亢清遠。

漢 班固 《西都賦》:“櫂女謳,鼓吹震,聲激越,謍厲天。”
唐 柳宗元 《陪永州崔使君遊宴南池序》:“羽觴飛翔,匏竹激越。”
清 江炳炎 《琵琶仙·乙巳二月》詞:“談往事,蒼涼激越,更呼飲 武功 遺宅。”
葉聖陶 《倪煥之》二六:“他說到末了,聲音轉為激越,神色也頗飛揚,正像一個在行的煽動家。”

⒉  激揚;激動。

三國 吳 楊泉 《物理論》:“猶人之內氣,因喜怒哀樂激越而發也。”
宋 蘇軾 《清風閣記》:“風起於蒼茫之間,彷徨乎山澤,激越乎城郭道路,虛徐演漾,以汎汝之軒窗欄楯幔帷而不去也。”
清 戴名世 《<張貢五文集>序》:“歸視所為文,見其辭采工麗可愛也,議論激越可愛也。”
秦牧 《藝海拾貝·辯證規律在藝術創造上的運用》:“只有在感情激越的時候,才能夠說出新鮮感人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