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伏期的意思
注音 ㄑ一ㄢˊ ㄈㄨˊ ㄑ一
拼音 qián fú qī
詞性 名詞
基本釋義
⒈ 在宿主內生存與發育或發展而沒有顯示症狀的時期——用於指傳染體或疾病。
英latency;
國語辭典簡編本
潛伏期「ㄑㄧㄢˊ ㄈㄨˊ ㄑㄧˊ」
從病原侵入寄主,到寄主首次出現病徵前的一段時期,稱為「潛伏期」。
潛伏期「ㄑ一ㄢˊ ㄈㄨˊ ㄑ一」
⒈ 從病原侵入寄主,到寄主首次出現病徵前的一段時期,稱為「潛伏期」。
引證解釋
⒈ 病毒或細菌侵入人體後,經過一段時期才發病。醫學上把這段時期稱為潛伏期。
▸ 潛伏
▸ 潛深伏隩
▸ 潛龍伏虎
▸ 狐潛鼠伏
▸ 如期
▸ 屈期
▸ 蜷伏
▸ 曲期
▸ 柔伏
▸ 屈伏
▸ 日期
▸ 榮期
▸ 榮啟期
▸ 請期
▸ 秋期
▸ 趨伏
▸ 秋伏
▸ 窮期
▸ 慶期
▸ 青春期
▸ 潛圖
▸ 潛出
▸ 潛蛟困鳳
▸ 潛火
▸ 潛圖問鼎
▸ 潛玩
▸ 潛水衣
▸ 潛客
▸ 潛德祕行
▸ 潛形譎跡
▸ 欽伏
▸ 潛望鏡
▸ 潛休隱德
▸ 潛夫
▸ 潛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