滯獄的意思

注音 ㄓˋ ㄩˋ

拼音 zhì yù

基本釋義

⒈  指因積壓或拖延未予審決的案件。

引證解釋

⒈  指因積壓或拖延未予審決的案件。參見“滯訟”。

《南史·樑始興忠武王憺傳》:“憺 自以少年始居重任,開導物情,辭訟者皆立待符教,決於俄頃,曹無留事,下無滯獄。”
唐 司空圖 《唐故宣州王公行狀》:“會 鄂州 鹽鐵使贓狀上,聞有力者持為滯獄,公馳傳即訊,涉旬辨決。”
《續資治通鑑·宋太宗太平興國六年》:“帝不欲天下有滯獄,乃建三限之制,大事四十日,中事三十日,小事十日,不須追捕而易決者無過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