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耳的意思

注音 ㄒ一ˇ ㄦˇ

拼音 xǐ ěr

基本釋義

⒈  表示厭聞汙濁之聲。形容專心地、恭敬地傾聽。

國語辭典修訂本

洗耳「ㄒ一ˇ ㄦˇ」

⒈  本指堯聘許由為九州長,許由厭聞世事,洗耳於潁水濱。見晉·皇甫謐《高士傳·捲上·許由》。後比喻不願過問世事。

《文選·桓溫·薦譙元彥表》:「故有洗耳投淵,以振玄邈之風。」
《文選·孔稚珪·北山移文》:「躅於蕙路,汙淥池以洗耳。」

⒉  比喻專心、恭敬的聆聽。

元·周權〈秋霽〉詩:「酒醒誰鼓松風操,炷罷爐薰洗耳聽。 」

引證解釋

⒈  表示厭聞汙濁之聲。

《孟子·盡心上》“古之賢士,何獨不然” 漢 趙岐 注:“樂道守志,若 許由 洗耳,可謂忘人之勢矣。”
晉 皇甫謐 《高士傳·許由》:“堯 讓天下於 許由 …… 由 於是遁耕於 中嶽 潁水 之陽, 箕山 之下,終身無經天下色。 堯 又召為九州長, 由 不欲聞之,洗耳於 潁水 濱。”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十:“﹝ 李建勳 ﹞嘗畜一玉磬,尺餘,以沉香節安柄,叩之,聲極清越。客有談及猥俗之語者,則擊玉磬數聲於耳。客或問之,對曰:‘聊代洗耳。’”
清 顧炎武 《寄次耕時被薦在燕中》詩:“洗耳 苕水 濱,叩舷歌《採菱》。”

⒉  形容專心地、恭敬地傾聽。

宋 王邁 《送族侄千里歸漳浦》詩:“洗耳候凱音,嘉節迫吹帽。”
元 周權 《秋霽》詩:“酒醒誰鼓《松風操》,炷罷爐薰洗耳聽。”
清 李漁 《巧團圓·得妻》:“如今細説一番,待小生洗耳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