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燭的意思
注音 一ㄤˊ ㄓㄨˊ
拼音 yáng zhú
基本釋義
⒈ 洋蠟燭。
洋燭「一ㄤˊ ㄓㄨˊ」
⒈ 舊稱外國傳入的白色蠟燭。上下一樣粗細,如短棍型,較當時我國傳統使用的紅燭來的乾淨、光度也強。
引《文明小史·第一四回》:「上海地方還有甚麼自來火、電氣燈,他的光頭要抵得幾十支洋燭。」
引證解釋
⒈ 洋蠟燭。
引魯迅 《彷徨·高老夫子》:“不多久,每一個桌角上都點起一枝細瘦的洋燭來,他們四人便入座了。”
巴金 《軍長的心》:“軍長掀開了雨布,推開了木板門,點燃了桌上的洋燭,馬上又出來高聲叫通訊員。”
▸ 洋蠟燭
▸ 飄洋
▸ 三大洋
▸ 熱情洋溢
▸ 軟洋洋
▸ 施洋
▸ 人洋
▸ 鏘洋
▸ 鎗洋
▸ 千里燭
▸ 漆燭
▸ 青燭
▸ 平洋地
▸ 飄洋航海
▸ 跑洋河
▸ 偶燭施明
▸ 飄洋過海
▸ 票洋
▸ 鬧洋洋
▸ 旁燭
▸ 南洋大臣
▸ 南洋
▸ 南洋群島
▸ 南洋公學
▸ 明燭天南
▸ 暖洋洋
▸ 滂洋
▸ 磨洋工
▸ 明燭
▸ 沕洋
▸ 南大洋
▸ 猛燭
▸ 盲洋
▸ 盲人捫燭
▸ 內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