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婆羅的意思
注音 ㄋ一ˊ ㄆㄛˊ ㄌㄨㄛˊ
拼音 ní pó luó
基本釋義
⒈ 尼泊爾的舊譯名。
引證解釋
⒈ 尼泊爾 的舊譯名。
引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蜀無兔鴿》:“波羅拔藻,葉似紅蘭,實如蒺藜, 泥婆羅國 所獻也。”
《舊唐書·西戎傳·泥婆羅》:“泥婆羅國,在 吐蕃 西。其俗翦髮與眉齊,穿耳,揎以竹筩牛角,綴至肩者以為姣麗。食用手,無匕箸。其器皆銅。多商賈,少田作。”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四章第二節:“佛教發源地 泥婆羅 近在南鄰,又是 吐蕃 的屬國,千餘年來佛教徒向四方傳教,卻不曾進入 吐蕃,缽教的抵制,當是一個重要原因。”
亦省稱“泥婆”。 唐 段公路 《北戶錄·蕹菜》:“國初 建達國 獻佛土菜, 泥婆國 獻波稜菜。”
▸ 婆羅門咒
▸ 婆羅浮屠
▸ 婆羅洲
▸ 婆羅門
▸ 婆羅門教
▸ 泥婆
▸ 田婆羅
▸ 迦羅婆劫
▸ 羅圈兒揖
▸ 羅漢果
▸ 篩羅
▸ 軟泥
▸ 雀羅門
▸ 雀羅
▸ 雀金泥
▸ 鰍羅
▸ 紝婆
▸ 秋羅
▸ 榮羅
▸ 請泥
▸ 青泥信
▸ 青泥飯
▸ 青羅
▸ 青泥城
▸ 輕羅
▸ 青泥
▸ 青泥阪
▸ 沙羅
▸ 青羅帶
▸ 青泥嶺
▸ 青羅帔
▸ 青羅傘
▸ 茜羅
▸ 麴塵羅
▸ 虔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