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不待時的意思
注音 ㄐㄩㄝˊ ㄅㄨˋ ㄉㄞˋ ㄕˊ
拼音 jué bù dài shí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謂對已判死刑的重犯不待秋後而立即執行。封建時代處決死囚多在秋後,但案情重大者可立即處決,故謂。
決不待時「ㄐㄩㄝˊ ㄅㄨˋ ㄉㄞˋ ㄕˊ」
⒈ 舊時對已判死刑的重刑犯,不待秋後而立即執行。
引《明史·卷九三·刑法志一》:「強盜肆行劫殺,按贓擬闢,決不待時。」
《醒世恆言·卷三三·十五貫戲言成巧禍》:「準律:殺一家非死罪三人者,斬加等,決不待時。」
引證解釋
⒈ 謂對已判死刑的重犯不待秋後而立即執行。封建時代處決死囚多在秋後,但案情重大者可立即處決,故謂。
引《醒世恆言·十五貫戲言成巧禍》:“準律:殺一家非死罪三人者,斬加等,決不待時。”
《明史·刑法志一》:“強盜肆行劫殺,按贜擬闢,決不待時。”
《清史稿·刑法志二》:“斬、絞,同是死刑。然自 漢 以來,有秋後決囚之制。 《唐律》除犯惡逆以上及奴婢、部曲殺主者,從立春至秋分不得奏決死刑。 明 弘治 十年奏定真犯死罪決不待時者,凌遲十二條,斬三十七條,絞十二條;真犯死罪秋後處決者,斬一百條,絞八十六條。”
▸ 刻不待時
▸ 怕不待
▸ 斂翼待時
▸ 動不失時
▸ 待時
▸ 待時而動
▸ 待時守分
▸ 待時而舉
▸ 藏器待時
▸ 不適時宜
▸ 不入時宜
▸ 不失時機
▸ 不識時務
▸ 不待蓍龜
▸ 不待見
▸ 不待
▸ 不胥時
▸ 不通時宜
▸ 不識時
▸ 不待蓍蔡
▸ 不及時
▸ 不達時務
▸ 不合時宜
▸ 不移時
▸ 不淹時
▸ 不旋時
▸ 不奪時
▸ 不賭時
▸ 不遭時
▸ 不遇時
▸ 不逾時
▸ 賞不逾時
▸ 身不遇時
▸ 生不遇時
▸ 生不逢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