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門的意思
注音 ㄕㄨㄟˇ ㄇㄣˊ
拼音 shuǐ mén
基本釋義
⒈ 水閘。
⒉ 臨水的城門。
⒊ 臨水的柵門。
⒋ 水管上的閥門。
國語辭典簡編本
水門「ㄕㄨㄟˇ ㄇㄣˊ」
設在水裡,用來調節水勢或防備水患的閘門。
造句水利會打開河裡的水門來引水灌溉農田。 △水閘
水門「ㄕㄨㄟˇ ㄇㄣˊ」
⒈ 裝置在水裡,依需要來調節水勢的閘門。
引《漢書·卷八九·循吏傳·召信臣傳》:「開通溝瀆,起水門提閼凡數十處,以廣溉灌。」
⒉ 設在隄上以防備水患的閘門。
引證解釋
⒈ 水閘。
引《漢書·循吏傳·召信臣》:“﹝ 信臣 ﹞行視郡中水泉,開通溝瀆,起水門提閼凡數十處,以廣溉灌。”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鮑丘水》:“依北岸立水門,門廣四丈,立水十丈。”
唐 杜甫 《宿江邊閣》詩:“暝色延山徑,高齋次水門。”
章炳麟 《中華民國解》:“遠猷辰告而不能治一水門,長駕遠馭而不能捕一劫盜,經畫國常而不能理一凶政,高張籌筴而不能平一租庸。”
⒉ 臨水的城門。
引元 王惲 《遊華不註記》:“經 會波樓 下,出水門,入廢 齊 漕渠,所謂 小清河 者也。”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二一章:“隊伍開拔後,他也騎馬出城,卻故意不出南門,而從水門出去。”
⒊ 臨水的柵門。
引《儒林外史》第四一回:“﹝ 杜少卿 ﹞清早請了 武書 來,在河房裡吃了飯,開了水門,同下了船。”
亦指水上柵門。 清 昭槤 《嘯亭雜錄·緬甸歸誠本末》:“其柵之插入江者,開水門以通舟,運糧不絶。”
⒋ 水管上的閥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