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情的意思
注音 ㄇ一ㄣˊ ㄑ一ㄥˊ
拼音 mín qíng
詞性 名詞
基本釋義
⒈ 人民的生產、工作以及風俗習慣等情況。
例熟悉地理民情。
英condition of the people;
⒉ 指人民的思想、意願等。
英public feeling; feelings of the people;
英文 circumstances of the people, popular sentiment, the mood of the people, popular customs
德語 öffentliche Meinung (S), Zustände (in einer Gesellschaft) (S)
法語 activités productrices et us et coutumes de la population, opinion publique
國語辭典簡編本
民情「ㄇㄧㄣˊ ㄑㄧㄥˊ」
1.人民的心向、願望。
造句為政者應該要了解民心,順應民情。
2.人民的風俗、習尚。
造句世界各地的風俗民情不同,各有其特色,都值得好好的了解與尊重。
民情「ㄇ一ㄣˊ ㄑ一ㄥˊ」
⒈ 人民的心向、願望。
引《荀子·大略》:「不富無以養民情,不教無以理民性。」
《三國演義·第二二回》:「上合天意,下合民情,實為幸甚。」
⒉ 社會風氣。
引《文選·幹寶·晉紀總論》:「蓋民情風教,國家安危之本也。」
引證解釋
⒈ 民眾的心情、願望等。
引《書·康誥》:“天畏棐忱,民情大可見。”
《漢書·刑法志》:“聖人既躬明悊之性,必通天地之心,製禮作教,立法設刑,動緣民情,而則天象地。”
宋 蘇軾 《與李端伯寶文》之一:“公既深識民情,而民亦素服公政。”
《東周列國志》第八七回:“帝王之道,在順民情;伯者之道,必逆民情。”
陳去病 《論戲劇之有益》:“苟有大俠,獨能慨然舍其身為社會用……夫如是,而謂民情不感動,士氣不奮發者,吾不信也。”
⒉ 民眾的生活、生產、風尚習俗等情況。
引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王道》:“民情至樸而不文。”
三國 魏 何晏 《景福殿賦》:“絶流遁之繁禮,反民情於太素。”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九:“晁子止 為 三榮 守,民有訟 資官 縣尉者,曰:‘縣尉虜官,不通民情。’”
《老殘遊記》第三回:“佐臣 酷虐是誠然酷虐,然 曹州府 的民情也實在可恨。”
毛澤東 《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地》:“大批幹部和軍隊初到 東北,地理民情不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