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犯的意思
注音 ㄓㄥˋ ㄈㄢˋ
拼音 zhèng fàn
基本釋義
⒈ 法律名詞。共同犯罪的人中直接實施犯罪行為者。舊律則以首謀者為正犯。
德語 Täter (Rechtsw)
正犯「ㄓㄥˋ ㄈㄢˋ」
⒈ 法律上指二人以上共同為犯罪行為時,其實施犯罪行為者為正犯;舊律則以首謀者為正犯。
近主犯 首犯
引證解釋
⒈ 法律名詞。共同犯罪的人中直接實施犯罪行為者。舊律則以首謀者為正犯。
引《元典章·刑部五·檢驗》:“今省部定到屍形格式於內,於是開寫正犯、干犯名色。”
《二刻拍案驚奇》卷四:“權發監中,待提到正犯就放。”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刑名·比差》:“凡抗拘不到,已改差拿,而牌上正犯,仍有不到,必該差明知必責,定受重賄,希圖破調。必重責,嚴限補拘,自無不到。”
▸ 邪不犯正
▸ 入犯
▸ 潤正
▸ 任正
▸ 芟正
▸ 少正
▸ 人正
▸ 認犯
▸ 人犯
▸ 柔而不犯
▸ 取正
▸ 遒正
▸ 權正
▸ 詮正
▸ 求正
▸ 刪正
▸ 惹犯
▸ 秋毫不犯
▸ 窮正
▸ 囚犯
▸ 情犯
▸ 請正
▸ 秋毫無犯
▸ 去邪歸正
▸ 秦正
▸ 秋毫勿犯
▸ 欽犯
▸ 峭正
▸ 竊犯
▸ 清源正本
▸ 強正
▸ 恰正
▸ 侵犯
▸ 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