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對的意思

注音 ㄓㄥˋ ㄉㄨㄟˋ

拼音 zhèng duì

基本釋義

⒈  直言對答。對偶的一種。用反映同類事物或概念的詞語兩兩相對。

國語辭典修訂本

正對「ㄓㄥˋ ㄉㄨㄟˋ」

⒈  一種對偶。用兩兩相對的詞語反映同類的事物或概念,其意義相同。如張載的〈七哀〉詩:「漢祖想枌榆,光武思白水」為正對,皆言思念故鄉。

⒉  直接面對。

如:「這棟建築物,正對著公園。」

引證解釋

⒈  直言對答。 《後漢書·趙典傳》:“朝廷每有災異疑議,輒諮問之。

典 據經正對,無所曲折。”

⒉  對偶的一種。用反映同類事物或概念的詞語兩兩相對。

南朝 樑 劉勰 《文心雕龍·麗辭》:“正對者,事異義同者也。”
南朝 樑 劉勰 《文心雕龍·麗辭》:“孟陽 《七哀》雲:‘ 漢祖 想 枌榆,光武 思 白水 ’,此正對之類也。”
宋 蔡夢弼 《草堂詩話》:“‘貔虎閒金甲,麒麟受玉鞭’,以‘貔虎’對‘麒麟’為正對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