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舉班荊的意思
注音 ㄐ一ㄠ ㄐㄨˇ ㄅㄢ ㄐ一ㄥ
拼音 jiāo jǔ bān jīng
基本釋義
⒈ 春秋時,楚國椒舉與聲子友善。椒舉逃亡到鄭國,打算去晉國,在鄭郊遇到也打算去晉國的聲子,便“班荊相與食,而言復故。”班荊,布荊草於地;復故,謂返回故國楚。見《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後遂以“椒舉班荊”為思念故國友人之典。
引證解釋
⒈ 春秋 時, 楚國 椒舉 與 聲子 友善。 椒舉 逃亡到 鄭國,打算去 晉國,在 鄭 郊遇到也打算去 晉國 的 聲子,便“班荊相與食,而言復故。”班荊,布荊草於地;復故,謂返回故國 楚。見《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後遂以“椒舉班荊”為思念故國友人之典。
引清 錢謙益 《鹹子詩序》:“少壯為諸生時,流觀經史,每及 椒舉 之班荊、 繞朝 之贈策、 荊 高 燕市 之飲泣、 孫 劉 狼石 之坐語、 越石 扶風 之歌、 步兵 廣武 之嘆,輒為引觴擊節,曳袖起舞。”
▸ 椒舉
▸ 班荊館
▸ 班荊道舊
▸ 班荊道故
▸ 班荊
▸ 舉眼
▸ 接班
▸ 替班
▸ 侍班
▸ 三班六房
▸ 三班
▸ 山椒
▸ 三班倒
▸ 任舉
▸ 肉袒負荊
▸ 日班
▸ 人存政舉
▸ 榷舉
▸ 裙布釵荊
▸ 榮班
▸ 裙布荊釵
▸ 遒舉
▸ 請舉
▸ 秋舉
▸ 擎舉
▸ 清班
▸ 屈豔班香
▸ 輕徙鳥舉
▸ 趨班
▸ 輕舉絶俗
▸ 贍舉
▸ 輕舉遠遊
▸ 辱舉
▸ 輕舉
▸ 清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