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意思

注音 ㄢˋ

拼音 àn

基本釋義

國語辭典簡編本

案「ㄢˋ」

1.長方形的桌子。

造句頭、神、伏疾書

2.與公務相關的書面資料、記錄。

造句、翻、檔

3.提出的計畫、建議。

造句、草、議

4.泛指牽涉到法律或政治的事件。

造句、訟、五三慘

5.古代盛飯食的短足木盤。

造句齊眉

6.研查考證後所作的說明、註解或論斷。同「按」。

造句編者

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ㄢˋ

拼音 àn


[名]
1.古代盛飯食的短足木盤。《後漢書.卷八三.逸民傳.梁鴻傳》:「每歸,妻為具食,不敢於鴻前仰視,舉案齊眉。」南朝宋.鮑照〈擬行路難〉一八首之六:「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歎息。」

2.長方形的桌子。如:「桌案」、「伏案疾書」。唐.李白〈下途歸石門舊居〉詩:「羨君素書嘗滿案,含丹照白霞色爛。」

3.牽涉到法律或政治的事件。如:「犯案」、「命案」、「投案」、「破案」、「五三慘案」。

4.與公務相關的文書、成例或獄訟判定的結論。如:「檔案」、「串供翻案」。《隋書卷七五.儒林傳.劉炫傳》:「今之文簿,恆慮覆治,鍛鍊若其不密,萬里追證百年舊案。」

5.提議或計畫之類的文件。如:「提案」、「草案」、「腹案」、「方案」、「議案」。

6.文章中,作者所加的說明或判斷。同「按」。如:「案語」。
[動]
1.向下壓。通「按」。《史記.卷一○七.魏其武安侯傳》:「籍福起為謝,案灌夫項令謝。」

2.考查、察辦。通「按」。《戰國策.趙策二》:「臣竊以天下地圖案之,諸侯之地,五倍於秦。」《史記.卷一○七.魏其武安侯傳》:「丞相言灌夫家在潁川,橫甚,民苦之,請案。」

3.依據、依照。通「按」。《荀子.不苟》:「曰國亂而治之者,非案亂而治之之謂也。」《韓非子.孤憤》:「人臣循令而從事,案法而治官。」
[連]
乃、於是。《荀子.榮辱》:「故先王案為之制禮義以分之,使有貴賤之等。」《戰國策.趙策一》:「秦與梁為上交,秦禍案攘於趙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