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枝舞的意思
注音 ㄓㄜˋ ㄓ ㄨˇ
拼音 zhè zhī wǔ
基本釋義
⒈ 唐代西北民族舞蹈。自西域石國(今蘇聯·中亞塔什干一帶)傳來。最初為女子獨舞,舞姿矯健,節奏多變,大多以鼓伴奏。後來有雙人舞,名《雙柘枝》。又有二女童藏於蓮花形道具中,花瓣開放,出而對舞,女童帽施金鈴,舞時轉動作聲。
引證解釋
⒈ 唐 代西北民族舞蹈。自西域 石國 (今 蘇聯 中亞塔什干 一帶)傳來。最初為女子獨舞,舞姿矯健,節奏多變,大多以鼓伴奏。後來有雙人舞,名《雙柘枝》。又有二女童藏於蓮花形道具中,花瓣開放,出而對舞,女童帽施金鈴,舞時轉動作聲。 宋 時發展為多人隊舞。參閱《樂府詩集·舞曲歌辭五·柘枝詞》 宋 郭茂倩 題解、《宋史·樂志十七》。
引宋 梅堯臣 《和永叔柘枝歌》:“始知事簡樂民和,不厭來觀柘枝舞。”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七章第八節:“西域樂舞在 長安 處於壓倒 中國 樂舞的優勢,是在 開元 天寶 間……柘枝舞女著窄袖薄羅衫。”
▸ 掘柘枝
▸ 柘枝隊
▸ 柘枝引
▸ 柘枝
▸ 柘枝顛
▸ 柘枝詞
▸ 柘枝妓
▸ 柘枝娘
▸ 柘枝鼓
▸ 柘枝花帽
▸ 柘舞
▸ 色飛眉舞
▸ 軟舞
▸ 鵲笑鳩舞
▸ 鵲夜傳枝
▸ 群魔亂舞
▸ 獅舞
▸ 挼舞
▸ 筇枝
▸ 鵲踏枝
▸ 柔枝嫩葉
▸ 柔枝嫩條
▸ 穹枝
▸ 虯枝
▸ 獅子舞
▸ 瓊林玉枝
▸ 鴝鵒舞
▸ 清歌雅舞
▸ 屈柘
▸ 清歌妙舞
▸ 人舞
▸ 輕歌妙舞
▸ 瓊枝玉葉
▸ 輕歌曼舞
▸ 秦舞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