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悴的意思

注音 ㄎㄨ ㄘㄨㄟˋ

拼音 kū cuì

基本釋義

⒈  憔悴。

⒉  猶枯萎。

⒊  枯燥乏味。

引證解釋

⒈  憔悴。

三國 魏 曹植 《釋愁文》:“予以愁慘,行吟路邊。形容枯悴,憂心如焚。”
《南史·臧燾傳》:“﹝ 臧盾 ﹞父卒,居喪五年,不出廬戶,形骸枯悴,家人不識。”
唐 呂岩 《絕句》之二三:“養得兒形似我形,我身枯悴子光精。”
宋 洪邁 《夷堅丁志·韶州東驛》:“其宿於外十輩亦有被此害者,雖皆不死,而神氣頓痴,顏色枯悴,蓋血液已失故也。”

⒉  猶枯萎。

晉 陶潛 《雜詩》之三:“嚴霜結野草,枯悴未遽央。”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江水二》:“昔有思婦,夫官於 蜀,屢愆秋期,登此山絶望,憂感而死,山木枯悴。”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劫比羅伐窣堵國》:“其北二十四五步,有無憂花樹,今已枯悴。”

⒊  枯燥乏味。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引:“古風樂府之類,芳沃當代,響起陳人,淡寂無枯悴之嫌,繁藻無淫妖之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