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竹的意思

注音 ㄙㄨㄥ ㄓㄨˊ

拼音 sōng zhú

基本釋義

⒈  鬆與竹。亦以喻節操堅貞。喻節操堅貞的賢人。

德語 Shōchiku (Org)​

國語辭典修訂本

松竹「ㄙㄨㄥ ㄓㄨˊ」

⒈  比喻高尚堅貞的節操。

南朝梁·元帝〈與劉智藏書〉:「山間芳杜,自有松竹之娛;巖穴鳴琴,非無薜蘿之致。」
《南史·卷三二·張邵傳》:「前使君忠貫昊天,操愈松竹。」

⒉  比喻節操高尚堅貞的賢士。

《文選·袁巨集·三國名臣序贊》:「赫赫三雄,並回幹軸。競收杞梓,爭採松竹。」

引證解釋

⒈  鬆與竹。亦以喻節操堅貞。

南朝 梁元帝 《與劉智藏書》:“山間芳杜,自有松竹之娛;巖穴鳴琴,非無薜蘿之致。”
《南史·張衝傳》:“房長渝 謂 孜 曰:‘前使君忠實昊天,操愈松竹。’”
唐 白居易 《得辛氏夫遇盜而死遂求殺盜者而為之妻或責其失貞行之節不伏》:“辛氏 姑務雪寃,靡思違禮。勵釋憾之志,將殄雚蒲;蓄許嫁之心,則乖松竹。”

⒉  喻節操堅貞的賢人。

《文選·袁巨集<三國名臣序贊>》:“潛魚擇淵,高鳥候柯;赫赫三雄,並迴乾軸,競收杞梓,爭採松竹。”
呂向 注:“松竹,貞堅也,並比於賢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