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謁的意思

注音 ㄔㄠˊ 一ㄝˋ

拼音 cháo yè

基本釋義

⒈  謂參見尊者。

⒉  入朝覲見。

引證解釋

⒈  謂參見尊者。

漢 劉向 《列女傳·魯之母師》:“大夫美之,言於 穆公,賜母尊號曰‘母師’。使朝謁夫人,夫人諸姬皆師之。”
《後漢書·法雄傳》:“明年, 伯路 復與 平原 劉文河 等三百餘人稱使者,攻 厭次 城,殺長吏,轉入 高唐,燒官寺,出繫囚,渠帥皆稱將軍,共朝謁 伯路。”
楊尚武 《追匪記》:“這副扛架不知是多少年以前被餓死的人留下的:也許是生意人,也許是往 拉薩 朝謁的 藏 民。”

⒉  入朝覲見。

《後漢書·東夷傳·三韓》:“光武 封 蘇馬諟 為 漢廉斯邑君,使屬 樂浪郡,四時朝謁。”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一:“趙參政 自 延安 還,因事被劾於尚書省,久不許見。時公( 武惠 )已復密使,三抗疏力雪之,方許朝謁,士論嘆伏。”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列朝二·工匠見知》:“按 奉天 等三殿並 奉天門 災,在 嘉靖 三十六年四月。時上迫欲先成門工,以便朝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