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迷的意思

注音 ㄏㄨㄣ ㄇ一ˊ

拼音 hūn mí

詞性 動詞

基本釋義

⒈  因大腦功能嚴重紊亂而長時間失去知覺。

昏迷不醒。

stupor,coma;

⒉  昏暗糊塗。

昏迷不恭。

blurred;

相似詞

昏厥 眩暈 暈厥 糊塗 昏倒 暈迷 沉醉

相反詞

甦醒 驚醒 清醒


英文 to lose consciousness, to be in a coma, stupor, coma, stunned, disoriented

德語 Koma (S)​, bewusstlos (Adj)​

法語 coma, perdre connaissance

國語辭典簡編本

昏迷「ㄏㄨㄣ ㄇㄧˊ」

失去知覺、意識。

造句他的頭部在車禍中受到嚴重撞擊,至今仍昏迷不醒。

國語辭典修訂本

昏迷「ㄏㄨㄣ ㄇ一ˊ」

⒈  思緒昏亂迷惘。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諧讔》:「謎也者,回互其辭,使昏迷也。」
《三國演義·第七七回》:「起坐內室,秉燭看書,覺神思昏迷,伏几而臥。」

⒉  愚昧不明事理。

《文選·張協·雜詩》:「流俗多昏迷,此理誰能察?」
《東周列國志·第一〇六回》:「趙王一向昏迷,惟郭開之言是聽。」

⒊  沉迷。

《英烈傳·第一回》:「順帝那裡曉得,只在深宮昏迷酒色,並不知外邊災異若何。」

⒋  失去知覺、意識。

《三國演義·第四九回》:「心腹攪痛,時復昏迷。」
《紅樓夢·第六九回》:「於是血行不止,二姐就昏迷過去。」

昏倒 昏厥 暈厥

驚醒 清醒 甦醒

引證解釋

⒈  愚昧;糊塗。

《書·大禹謨》:“蠢茲 有苗,昏迷不恭。”
唐 陸贄 《論淮西水損處請遣宣慰使狀》:“率土之內,莫非王臣,或有昏迷不龔,是由教化未至。”
《東周列國志》第一〇六回:“趙王 一向昏迷,惟 郭開 之言是聽,到此危急之際,益無主持,遂依其言。”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二篇五:“這在文脈上十分明晰,但因為在這一問一答的中間插進了 伯夷 叔齊 的傳說在裡面,這把古今來的註疏家、批評家便完全弄昏迷了。”

⒉  迷糊;神志不清。

《敦煌變文集·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白汗交流如雨溼,昏迷不覺自噓嗟。”
宋 蘇舜欽 《和韓三謁歐陽九之作》:“伊餘昏迷中,忽若出夢寐。”
清 吳熾昌 《客窗閒話續集·語怪》:“其人指蟒臥案下,遂攜鎗執火,潛入帳內。覺又奔之,即燃鎗轟擊,響震遠近,其人昏迷伏地矣。”
杜鵬程 《在和平的日子裡》第二章:“﹝ 常飛 ﹞停了好一陣,彷彿突然從昏迷狀態中甦醒過來。”

⒊  沉迷,沉醉。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中:“時君世主,亦皆昏迷顛倒於其説。”
《英烈傳》第一回:“順帝 只知昏迷酒色,那裡曉得外面的災異。”

⒋  指社會政治黑暗混亂。

宋 蘇舜欽 《詣匭疏》:“凡朝廷政教昏迷,下受其弊。”

⒌  昏暗迷茫。

《西遊記》第五十回:“若遇大江昏迷,蜃現此勢。”
《英烈傳》第二二回:“儻或雨雲墜地,恍如長夜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