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教的意思
注音 ㄇ一ㄥˊ ㄐ一ㄠˋ
拼音 míng jiào
基本釋義
⒈ 舊對別人言論書札的敬稱。
例寡人不肖,未嘗得聞明教。——《戰國策·魏策》
英(your) penetrating judgment;
英文 Manicheism, same as 摩尼教
法語 Manichéisme
明教「ㄇ一ㄥˊ ㄐ一ㄠˋ」
⒈ 由摩尼教發展而成的祕密宗教組織。混合有道教、佛教等思想。尊張角為教祖,敬摩尼為光明之神,並崇拜日月。在五代、宋、元時,常被利用作為組織作亂的工具。最著名的有方臘之亂、王唸經之亂。
⒉ 高明的指教。
引《戰國策·魏策一》:「寡人不肖,未嘗得聞明教。今主君以趙王之詔,詔之敬以國從。」
引證解釋
⒈ 高明的指教。對別人言論書札的敬語。
引《戰國策·魏策一》:“寡人不肖,未嘗得聞明教。”
郭沫若 《看科學研究成績展覽》詩:“思想武裝忘自我,遵循明教學 雷鋒。”
⒉ 修明教育。
引《商君書·賞刑》:“夫明賞不費,明刑不戮,明教不變。”
⒊ 由摩尼教發展而成的祕密宗教組織。混合有道教、佛教等成分。 五代、宋、元 農民起義常利用為組織的工具。
引宋 陸游 《條對狀》:“伏緣此色人處處皆有, 淮南 謂之二禬子, 兩浙 謂之牟尼教, 江東 謂之四果, 江西 謂之金剛禪, 福建 謂之明教,揭諦齋之類,名號不一。”
王國維 《觀堂別集·摩尼教流行中國考》:“至於 五季 尚有 陳州 母乙 之亂,明教禳鬼之事,及 大中祥符 重修《道藏》,明教經典,乃得因緣編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