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代的意思
注音 rì zhì shí dài
拼音 rì zhì shí dài
基本釋義
國語辭典簡編本
日治時代「ㄖˋ ㄓˋ ㄕˊ ㄉㄞˋ」
特指臺灣被日本統治的年代。清末甲午戰敗,清光緒二十一年(西元1895)割讓臺灣給日本,民國二十六(1937)年發動侵華戰爭,至民國三十四年日本戰敗,臺灣乃告光復。日本統治臺灣五十年期間,因抗拒日本殖民,亦有將這段時期解讀為日本占據臺灣。 △日據時代。
注音 rì zhì shí dài
拼音 rì zhì shí dài
特指臺灣被日本統治的年代。清末甲午戰敗,清光緒二十一年(西元1895)割讓臺灣給日本,民國二十六(1937)年發動侵華戰爭,至民國三十四年日本戰敗,臺灣乃告光復。日本統治臺灣五十年期間,因抗拒日本殖民,亦有將這段時期解讀為日本占據臺灣。參見「日據時代」條。
▸ 日常時
▸ 青銅時代
▸ 日許時間
▸ 日許時
▸ 平安時代
▸ 奈良時代
▸ 摩登時代
▸ 彌日亙時
▸ 臨時代辦
▸ 曠日累時
▸ 吉日良時
▸ 黃金時代
▸ 劃時代
▸ 地質時代
▸ 冰河時代
▸ 三國時代
▸ 日照時數
▸ 時代
▸ 玩日愒時
▸ 鐵器時代
▸ 銅器時代
▸ 新時代
▸ 日時
▸ 日許多時
▸ 遷延時日
▸ 良時吉日
▸ 敬時愛日
▸ 積時累日
▸ 蹉跎時日
▸ 霸代日
▸ 時治
▸ 時日曷喪
▸ 時日
▸ 玩時貪日
▸ 玩時愒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