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引月長的意思
注音 ㄖˋ 一ㄣˇ ㄩㄝˋ ㄔㄤˊ
拼音 rì yǐn yuè cháng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謂事物隨時光流逝而日漸增長。語本《國語·齊語》:“昔吾先君襄公築臺以為高位,田、狩、罼、弋,不聽國政,卑聖侮士,而唯女是崇……是以國家不日引,不月長。”韋昭注:“引,申也;長,益也。”
日引月長「ㄖˋ 一ㄣˇ ㄩㄝˋ ㄔㄤˊ」
⒈ 形容事物隨著歲月的累積而日漸增長。
引唐·白居易〈策林二·二十一人之困窮由君之奢欲〉:「雷動風行,日引月長,上益其侈,下成其私。」
引證解釋
⒈ 謂事物隨時光流逝而日漸增長。
引語本《國語·齊語》:“昔吾先君 襄公 築臺以為高位,田、狩、罼、弋,不聽國政,卑聖侮士,而唯女是崇……是以國家不日引,不月長。”
韋昭 注:“引,申也;長,益也。”
《三國志·魏志·劉馥傳》:“入作納言,出臨京任,富民之術,日引月長。”
唐 白居易 《人之困窮由君之奢欲策》:“雷動風行,日引月長,上益其侈,下成其私,其費盡出於人,人實何堪其弊?”
金 王若虛 《<論語>辨惑四》:“子夏 之教人也,始於灑掃、應對、進退,而不急於道,使來者自盡於學,日引月長而道自至。”
鄭觀應 《<盛世危言>自序》:“夫寰海既同,重譯四至,締搆交錯,日引月長,欲事無雜,不可得也。”
▸ 曠日引月
▸ 日徵月邁
▸ 日積月聚
▸ 日濡月染
▸ 日程月課
▸ 日朘月減
▸ 日東月西
▸ 日積月累
▸ 日富月昌
▸ 日省月試
▸ 日增月盛
▸ 日鍛月煉
▸ 日省月課
▸ 日滋月益
▸ 日短心長
▸ 日升月恆
▸ 日朘月削
▸ 日漸月染
▸ 日來月往
▸ 日邁月徵
▸ 日久月深
▸ 日久歲長
▸ 日居月諸
▸ 窮日落月
▸ 日久天長
▸ 日累月積
▸ 日陵月替
▸ 日就月將
▸ 日往月來
▸ 日新月盛
▸ 日異月更
▸ 日新月異
▸ 日銷月鑠
▸ 日削月朘
▸ 日湮月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