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制的意思
注音 ㄉㄨㄢˋ ㄓˋ
拼音 duàn zhì
基本釋義
⒈ 決斷;判斷。
引證解釋
⒈ 決斷;判斷。
引《書·呂刑》:“惟時庶威奪貨,斷制五刑,以亂無辜。”
《韓非子·難四》:“人君非獨不足於見難而已,或不足於斷制。”
清 馮桂芬 《宗法論》:“萬氏 統宗 《學禮質疑》論宗法凡八篇,徵引博而斷制嚴,可謂詳且明矣。”
郭沫若 《奴隸制時代·略論漢代政權的本質》:“馬克思 的斷制是正確的,但 日知 先生把它套到兩 漢 時代來,那就成問題了。”
▸ 制斷
▸ 三制手
▸ 熔斷
▸ 容制
▸ 仁柔寡斷
▸ 如法砲制
▸ 任斷
▸ 揉制
▸ 髯斷
▸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 曲制
▸ 柔茹寡斷
▸ 犬牙相制
▸ 三三制
▸ 全制
▸ 權時制宜
▸ 柔腸寸斷
▸ 柔懦寡斷
▸ 權斷
▸ 權制
▸ 三三制政權
▸ 全日制
▸ 擅斷
▸ 清制
▸ 囚制
▸ 擅制
▸ 柔能制剛
▸ 全稱判斷
▸ 琴斷朱絃
▸ 禽制
▸ 全民所有制企業
▸ 全民所有制
▸ 巧斷鴛鴦
▸ 曲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