斬將搴旗的意思
注音 ㄓㄢˇ ㄐ一ㄤˋ ㄑ一ㄢ ㄑ一ˊ
拼音 zhǎn jiàng qiān qí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砍殺敵將,拔取敵旗。形容勇猛善戰。
斬將搴旗「ㄓㄢˇ ㄐ一ㄤˋ ㄑ一ㄢ ㄑ一ˊ」
⒈ 形容勇猛善戰或鏖戰沙場。也作「斬將奪旗」。
引《史記·卷一二九·貨殖傳》:「陷陣卻敵,斬將搴旗。」
《三國演義·第五三回》:「即使斬將搴旗,威振疆場,亦偏將之任,非主公所宜也。」
引證解釋
⒈ 砍殺敵將,拔取敵旗。形容勇猛善戰。
引《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漢王 方蒙矢石爭天下,諸生寧能鬭乎?故先言斬將搴旗之士。”
《文選·李陵<答蘇武書>》:“以五千之眾,對十萬之軍,策疲乏之兵,當新覉之馬,然猶斬將搴旗,追奔逐北。”
李周翰 注:“斬賊之將,取賊旗。”
明 王玉峰 《焚香記·傳箋》:“任縱橫出奇兵應變,斬將搴旗呼吸間。”
吳伯簫 《羽書·馬》:“百萬軍中,出生入死,不也是憑了征馬戰馬才能斬將搴旗的麼?”
▸ 斬將刈旗
▸ 斬將奪旗
▸ 搴旗斬將
▸ 搴旗取將
▸ 搴旗斬馘
▸ 搴旗虜將
▸ 搴旗
▸ 過關斬將
▸ 斬旗
▸ 認軍旗號
▸ 認旗
▸ 鋭將
▸ 日月旗
▸ 冗將
▸ 認軍旗
▸ 日中將昃
▸ 日旗
▸ 取將
▸ 清道旗
▸ 青龍旗
▸ 青旗
▸ 日就月將
▸ 榮將
▸ 區區將將
▸ 強將之下無弱兵
▸ 鎗旗
▸ 槍旗
▸ 儒將
▸ 前將軍
▸ 旗火
▸ 遣兵調將
▸ 旗節
▸ 旗開得勝
▸ 旗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