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幣的意思
注音 ㄔˋ ㄅ一ˋ
拼音 chì bì
基本釋義
⒈ 官庫中多餘不用待售之物。
引證解釋
⒈ 官庫中多餘不用待售之物。
引《周禮·天官·大宰》“九曰弊餘之賦” 漢 鄭玄 注:“弊餘,謂佔賣國中之斥幣。”
賈公彥 疏:“斥幣謂此物不入大府,指斥而賣之,故名斥幣。”
孫詒讓 正義:“謂國中之斥幣不用者,隱度其直,受而賣之也……幣餘之幣,非幣帛也。用之不盡則有餘,凡物皆然,不獨幣帛而已。”
注音 ㄔˋ ㄅ一ˋ
拼音 chì bì
基本釋義
⒈ 官庫中多餘不用待售之物。
⒈ 官庫中多餘不用待售之物。
引《周禮·天官·大宰》“九曰弊餘之賦” 漢 鄭玄 注:“弊餘,謂佔賣國中之斥幣。”
賈公彥 疏:“斥幣謂此物不入大府,指斥而賣之,故名斥幣。”
孫詒讓 正義:“謂國中之斥幣不用者,隱度其直,受而賣之也……幣餘之幣,非幣帛也。用之不盡則有餘,凡物皆然,不獨幣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