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意思

注音 ㄨㄣˊ ㄗˋ

拼音 wén zì

詞性 名詞

基本釋義

⒈  記錄語言的符號,如漢字、拉丁字母。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在“琅琊山刻石”中才第一次把文字叫做字。

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說文解字敘》

characters; script;

⒉  文章;作文。

文字通順。

writing;

⒊  語言的書面形式,如漢文、俄文。

written language;

⒋  文書;公文。

行文字。

documents;

⒌  密信。

得此文字。

secret letter;


英文 character, script, writing, written language, writing style, phraseology, CL:個|个[ge4]

德語 Schrift (S, Sprachw)​

法語 système d'écriture, écriture

國語辭典簡編本

文字「ㄨㄣˊ ㄗˋ」

人類用來表示觀念、記錄語言的符號。

造句寫給兒童看的書,文字上應力求簡單生動。

國語辭典修訂本

文字「ㄨㄣˊ ㄗˋ」

⒈  人類用來表示觀念、記錄語言的符號。

⒉  文書。

《五代史平話·樑史·捲上》:「您去攻破宋州,為我奪取張節使歸娘。才得,便發文字來報我。」
《警世通言·卷一三·三現身包龍圖斷冤》:「有甚事煩惱?想是縣裡有甚文字不了。」

⒊  文章、書籍。

《董西廂·卷三》:「早收拾琴囊,打疊文字。」
《儒林外史·第三五回》:「青邱文字,雖其中並無毀謗朝廷的言語,既然太祖惡其為人,且現在又是禁書,先生就不看他的著作也罷。」

引證解釋

⒈  記錄語言的書寫符號。古代多指單字。

漢 許慎 《<說文解字>敘》:“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俊形聲相益,即謂之字。”
按,依類象形,即獨體,為文;形聲相益,即合體,為字。 《史記·秦始皇本紀》:“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勉學》:“夫文字者,墳籍根本,世之學徒,多不曉字。”
唐 韓愈 《讀<鶡冠子>》:“文字脫謬,為之正三十有五字。”
清 陳澧 《東塾讀書記·小學》:“聲者象乎意而宣之者也,聲不能傳於異地,留於異時,於是乎書之為文字。”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一篇:“要之文字成就,所當綿歷歲時,且由眾手,全群共喻,乃得流行,誰為作者,殊難確指,歸功一聖,亦憑臆之説也。”

⒉  連綴單字而成的詩文。

唐 孟郊 《老恨》詩:“無子抄文字,老吟多飄零。”
元 劉祁 《歸潛志》卷八:“雷 則雲作文字無句法,委靡不振,不足規。”
《醒世恆言·錢秀才錯占鳳凰儔》:“有幾個考學,看了舍親的文字,都許他京解之才。”
夏丏尊 葉聖陶 《文心》三:“一篇文字的題目,往往是完篇之後才取定的。”

⒊  指詩文中的文辭、詞句。

唐 韓愈 《荊潭唱和詩序》:“搜奇抉怪,雕鏤文字,與韋布裡閭憔悴專一之士,較其毫釐分寸。”

⒋  公文;案卷。

宋 范仲淹 《耀州謝上表》:“今後賊界差人齎到文字,如依前僭偽,立便發遣出界,不得收接。”
《宣和遺事》前集:“有那押司 宋江 接了文字看了,星夜走去 石碣村,報與 晁蓋 幾個。”
《秦併六國平話》捲上:“各路州縣接得文字,得知 韓王 被虜,諸將皆亡,未免具降書投降。”
《古今小說·簡帖僧巧騙皇甫妻》:“錢大尹 看罷,即時教押下一箇所屬去處,叫將 山前行 山定 來。當時 山定 承了這件文字。”

⒌  指奏疏或札子。

宋 朱弁 《曲洧舊聞》卷八:“熙寧 初議新法,中外惶駭, 韓魏公 有文字到朝廷, 裕陵 之意稍疑。”
明 馮夢龍 《智囊補·上智·韓琦》:“一日,入札子,以山陵有事取覆,乞晚臨,後上殿獨對,謂官家不得驚,有一文字須進呈,説破只莫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