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胄的意思
注音 ㄐ一ㄠˋ ㄓㄡˋ
拼音 jiào zhòu
基本釋義
⒈ 《書·舜典》:“帝曰:'夔!命汝典樂,教胄子。'”孔傳:“胄,長也。謂元子以下至卿大夫子弟,以歌詩蹈之舞之,教長國子,中和祗庸孝友。”《說文》引作“教育子”,《史記·五帝本紀》作“教稺子”。王引之曰:“凡未冠者,通謂之稚子。稺子即育子,故曰:'命汝典樂,教育子'西漢經師如夏侯、歐陽必有訓育子為稚子者,故史公以稚代育,蓋有所受之。育、胄古聲相近,作胄者假借字耳……馬注曰:'胄,長也,教長天下之子弟。'訓胄為長,始與史公異義。然雲'教長天下之子弟',則是以教胄二字連讀而訓為教長。”見《經義述聞·尚書上》。後以“教胄”謂向後學講解經義。
⒉ 謂教育國子。
引證解釋
⒈
引《書·舜典》:“帝曰:‘ 夔 !命汝典樂,教胄子。’”
孔 傳:“胄,長也。謂元子以下至卿大夫子弟,以歌詩蹈之舞之,教長國子,中和祗庸孝友。”
《說文》引作“教育子”,《史記·五帝本紀》作“教稺子”。 王引之 曰:“凡未冠者,通謂之稺子。稺子即育子,故曰:‘命汝典樂,教育子’ 西漢 經師如 夏侯、歐陽 必有訓育子為稺子者,故 史公 以稺代育,蓋有所受之。育、胄古聲相近,作胄者假借字耳…… 馬 注曰:‘胄,長也,教長天下之子弟。’訓胄為長,始與 史公 異義。然雲‘教長天下之子弟’,則是以教胄二字連讀而訓為教長。”
見《經義述聞·尚書上》。後以“教胄”謂向後學講解經義。 南朝 樑 蕭統 《謝敕參解講啟》:“將應讓齒,反降教胄之恩。”
⒉ 謂教育國子。
引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耆儒教胄,龍種傳經,古元子入學遺法也。”
▸ 三遷之教
▸ 入教
▸ 弱智兒童教育
▸ 勸教
▸ 任教
▸ 全真教
▸ 人民教師
▸ 施教
▸ 權教
▸ 求教
▸ 請教
▸ 清胄
▸ 孺子可教
▸ 趨教
▸ 清教徒
▸ 清教
▸ 儒教徒
▸ 清真教
▸ 儒教
▸ 淺教
▸ 遷教
▸ 七教
▸ 耆那教
▸ 乞教
▸ 普通教育
▸ 普教
▸ 婆羅門教
▸ 撲作教刑
▸ 排教
▸ 判教
▸ 攀教
▸ 逆教
▸ 男教
▸ 末胄
▸ 默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