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搖擺擺的意思
注音 一ㄠˊ 一ㄠˊ ㄅㄞˇ ㄅㄞˇ
拼音 yáo yáo bǎi bǎi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行走不穩的樣子。
例鴨子搖搖擺擺地排成兩條直線走去。
英waddle;
⒉ 形容主意不定。
例斷事處搖搖擺擺。
英hesitate;
搖搖擺擺「一ㄠˊ 一ㄠˊ ㄅㄞˇ ㄅㄞˇ」
⒈ 左右搖曳,晃動不定的樣子。也作「擺擺搖搖」。
引《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一個婦女搖搖擺擺從府堂裡出來,自言自語,與崔寧打個胸廝撞。」
《老殘遊記·第三回》:「河裡的水草都有一丈多長,被那河水流得搖搖擺擺,煞是好看!」
⒉ 行路緩慢自得的樣子。
引《西遊記·第一回》:「將那跑不動的拿住一個,剝了他衣裳,也學人穿在身上,搖搖擺擺,穿州過府。」
《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八》:「那小娘子豔喬妝了,帶著兩個ㄚ頭,一個喚名春雲,一個喚名秋月,搖搖擺擺,走到園亭上來。」
引證解釋
⒈ 行走不穩貌。
引《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一個婦女搖搖擺擺從府堂裡出來,自言自語,與 崔寧 打了個胸廝撞。”
⒉ 坦然自得貌。
引《西遊記》第十二回:“這去 玄奘 再拜謝恩,在那大街上,烈烈轟轟,搖搖擺擺。”
清 李漁 《奈何天·狡脫》:“郎婦手同擕,搖搖擺擺過廊西。”
⒊ 形容主意不定。
引元 無名氏 《陳州糶米》第四折:“我做箇州官不歹,斷事處搖搖擺擺。”
▸ 風雨搖擺
▸ 搖擺
▸ 搖擺不定
▸ 左右搖擺
▸ 東搖西擺
▸ 大搖大擺
▸ 擺尾搖頭
▸ 搖頭擺腦
▸ 搖頭擺尾
▸ 神搖意奪
▸ 神搖目奪
▸ 神搖魂盪
▸ 神搖目眩
▸ 任人擺弄
▸ 任人擺佈
▸ 傾搖懈弛
▸ 傾搖
▸ 遷搖
▸ 飄搖
▸ 評功擺好
▸ 漂擺
▸ 魄蕩魂搖
▸ 彯搖
▸ 前擺
▸ 鋪擺
▸ 漂搖草
▸ 漂搖
▸ 旁搖陰煽
▸ 飄飄搖搖
▸ 明擺著
▸ 秒擺
▸ 目眩神搖
▸ 柳搖金
▸ 亮盒子搖